不得不说,老外的一些“校车蜗居”,真的是让人感觉装修得又舒适又实用,这不,最近我就看到了一对夫妻的校车蜗居,真的是别出心裁! 65岁的史蒂夫和妻子特蕾西,在三年前低价买下了一辆废旧的校车,这辆2001年的旧校车内部有大约22㎡的空间,两人用数月时间把它装修成了一间舒适的蜗居。 各位还真别说,装修好之后的蜗居虽然依旧狭窄逼仄,但家中却塞下了1室1厅1厨1卫,还有小小的浴室和餐厅空间,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来源:听家说)
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家,65岁的史蒂夫和特蕾西夫妻俩,又保持着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呢?话不多说,一起来看看吧~
废旧校车蜗居的基本信息 先来简单聊一下这间废旧校车蜗居的由来、大致信息和室内布置。
这辆废旧校车生产于2001年,史蒂夫夫妻俩连买它,加上自己动手装修,总共花费了30000美元,换算过来大概是20万块左右,说起来价格真不算高了。 而它的长度大概有9.5米左右,宽也只有2米多,内部空间相对来说比较狭窄,如何充分利用起每一寸空间装修出生活区域,也算是个难题,但好在夫妻俩心灵手巧,最后装修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从前门进入校车蜗居中,22㎡左右的狭窄室内空间一目了然。
入门处,在驾驶位旁边做了一组矮柜,既代替了原本冗余的扶手箱,同时也可以当做玄关鞋柜和置物架使用,为蜗居打造出客厅空间。 中段相对宽敞的空间,则留给了客厅、餐厅和厨房,三者相互融合,打造成开放式的“客餐厨一体化”区域,搭配两边多组窗户,让蜗居内显得更加通透明亮。 再往里走,校车蜗居的尾段部分做出了卫生间、浴室、衣柜,以及一个双人床大卧室,虽然家里22㎡的空间不大,但仔细想想,好像该有的也都有了?
校车蜗居前段——玄关 原本的前门如今是家里的正门,打开开两扇又窄又高的门,便进入了家中的玄关。 史蒂夫夫妻俩为了安全性考虑,在门后面安装了一个支杆,不仅方便了开关房门,同时也可以当做一个额外的门栓,让这间蜗居住起来更加安全放心一些。
侧边的鞋柜,也可以收纳夫妻俩的各种鞋袜,关上柜门后隐藏起来,不会给小家带来杂乱的感觉;同时,柜子上面的台面,也可以放置一些钥匙、钱包等随身物品,实用性很强。
校车蜗居中段——客厅部分 再往里走,进入室内后的第一个空间就是客厅。
说是客厅,但其实就是在窗下做了一张卡座式的沙发,史蒂夫夫妻俩有时候会在这里看看书、聊聊天、玩会儿手机,有时候也会窝在沙发里小憩片刻,空间倒也足够。 这种卡座式的沙发布置,不仅节省了空间,留出了过道的动线,同时也让家里看起来更显整洁干净,个人感觉算是一处很用心的布置(要知道这些都是夫妻俩亲手装修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沙发还可以向外抽出延展,变成一张临时床铺,入住这3年时间以来,每当家里有客人朋友来留宿时,都会睡在这张沙发上,很是便利。
沙发的下方,还安装了抽屉柜,主要用来收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零散杂物,以及衣柜内放不下的衣服等,按照妻子特蕾西的话说就是——这么小的空间,一寸都不能浪费。
校车蜗居中段——餐厅部分 客厅沙发的正对面,并没有做成电视墙,而是留出了一个双人位的小餐桌。
这张双人位餐桌,是史蒂夫和特蕾西平时书写和吃饭的地方,也算是蜗居内唯一的一张桌子,65岁的两人,很热爱烹饪和绘画,对于他俩来说,有这样一张桌子非常重要。 当然啦,在两侧餐椅的下方,也同样做出了收纳柜格,将纵向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尽可能不浪费蜗居内的每一处空间。
还有一点我必须得说一下,那就是客厅和餐厅上面的天窗!这间小小的蜗居内之所以看起来明亮又宽敞,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头顶的天窗,它可以将阳光带进家中,减轻小户型的昏暗逼仄感。
如果天气晴好、阳光过盛的话,还可以挂上特蕾西手工缝制的布帘,将光线遮挡过滤,让家中始终维持一种明亮但不刺眼的状态,实话说,这些细节布置我是真服了!
校车蜗居中段——厨房部分 蜗居内中段区域内,还做出了一间开放式的厨房。 厨房的橱柜呈平行格局摆放,一边是烹饪的灶台和放菜的台面,另一边则是水槽和切菜区域,别看面积不大,布置得却是井然有序,让人眼前一亮。
烹饪区域的燃气灶用丙烷当做燃料,平日里夫妻俩出门在外时,会带上多个丙烷罐,满足两人日常烹饪用餐还是绰绰有余的,到了镇子或者城市内,再进行替换即可。
而水槽内的水,主要来自于地板下的蓄水箱,用一个低功率的电水泵进行抽取,也差不多有自来水的效果。
橱柜的旁边安置了一个燃木炉,并将它放在了石质底座上,这个燃木炉,也算是这间校车蜗居内的核心设备了。
平日里,夫妻俩会拿它烤面包、烧水,而到了冬天,它的作用可就更大了,基本上全屋取暖都靠它,将炉内放上木块并点燃后,小家没几分钟就能变得暖融融地,非常舒服。
紧邻厨房的收纳空间 再往后走一点,紧挨着厨房的空间做成了一个收纳区。 史蒂夫利用缝隙空间,亲手做出了一组推拉式窄柜,将各种各样的调味品和瓶瓶罐罐、碗碟餐具都收入其中,让整间厨房看起来更加干净整洁。
冰箱也放在了这个区域内,嵌入柜子后略微多出来一点点,但基本上不会影响走廊的动线;最关键的是冰箱对面,这里被打造成了蜗居内的衣柜。
衣柜内上半部分是挂衣区,下半部分是叠放区,收纳井然有序,史蒂夫说,两人今年都已65岁,平日里也不喜欢添置太多衣服,小衣柜内完全收得下。
校车蜗居尾段——洗手间和浴室 这间校车蜗居的尾段空间,硬是挤出了一个洗手间和一间浴室。 面向尾部,左手边是小小的浴室,右手边是一个简易的卫生间,都用布帘进行隔断,且两个空间内的面积都只有不到1㎡,非常狭小。
洗手间的角落内安装台上盆,方便洗漱,底部也做了一组窄小的抽屉,主要用来收纳一些清洁和洗漱用品,还是那句话,尽可能利用起纵向空间。
至于马桶嘛,就是咱们常说的那种堆肥式马桶,一般安装好排气管,用碎木屑或者是干苔藓进行填埋,干燥后就可以当做肥料使用了,对于这样一间蜗居来说还是挺方便的。
考虑到史蒂夫夫妻俩都已经65岁,为了沐浴时安全,两人在浴室内安装了一个坐浴区,小小的浴室虽然很拥挤,但洗澡倒是挺方便的,再次感叹,这小蜗居真的是功能齐全。
供水和烧水,基本上也依靠燃气,只不过花洒部分有个车外的外接水管,停靠营地的时候可以不必再为用水而发愁。
哦对了,浴室坐垫的底部也有两层盖板,一层是坐板,一层是防水板,再下面做出收纳格,收纳一些洗发水、沐浴露等物品,空间利用堪称绝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