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香港的悠悠和丈夫,在初夏时搬进了现在住的小家,它面积只有390平方呎,换算下来也就36平方米,空间格外狭小。
先来简单讲一下这间蜗居的大致户型格局。
只有36㎡,空间自然紧凑,但没想到它该有的功能区一个也不少,难怪能住下四口人。
空间过小,往往一件家具要当两件用,一进门的玄关便是如此。
玄关很窄,只有一扇门的宽度,一边做收纳柜,收纳外套大衣等物,关上柜门后就仿佛是一面实木装饰墙,不显山不漏水。
丈夫平时经常会在家工作,想来想去也没个合适的书桌位置,就干脆把餐桌也变成了办公桌。
显示屏挂在餐桌上,乍一看有些突兀,但习惯了以后,仿佛把它当作了餐桌壁画的代替。
桌边的吊柜不仅提供了额外的收纳空间,也增加了一条灯带用来辅助照明,搭配绿色的装修配色,很有味道。
其实有时候想想也是无奈,家里36㎡的面积还要请菲佣,让本就不足的空间雪上加霜。
但香港的室内设计,总是能给你脑洞大开的感觉,就像悠悠家,干脆把菲佣房放在了餐桌边这组柜子的顶部,乍一看,还以为就是个普通的吊柜,直到挪动旁边的滑轨梯打开“房门”,才发现暗藏了一张单人小床。
门扇顶部设置两个可以滑动开关的柜格,当作这逼仄卧室的小窗,起码能透透气,说实在的,要是有“幽闭恐惧症”,还真住不了这样一间连翻身都费劲的小屋。
这张窄床,可以说比很多宿舍的上下铺都要窄小,它带来的不仅是翻身困难、通风不畅这种身体上的问题,更多是让人心里觉得拥挤压抑,喘不过气来。
菲佣床铺下面的柜格空间自然也没有浪费,一左一右做了两个不同的收纳区。
左边的柜子主要做柜格和抽屉,用来收纳孩子的小件衣物。
再往里走到家里客厅,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客厅有一扇从电视墙到沙发空间的窗户(虽然也不算太大),且为阳面,白天时能将充足的自然光和新鲜空气带入房间内,照亮整间屋子。
为了避免碍事儿,也就没有再放茶几,水杯、遥控器等物,一伸手就能放到对面的电视柜上。
主卧室为了增加采光通风,特意开了一扇对着客厅的内窗。
因为垫高地台,主卧室门要比家里其他空间的地板略高一些,这也就使得电视机上面的内窗随之变高了些。
主卧室内,原本较大的房间现在被切分成了儿童房和双人床位两个区域,反而有些显小。
阁楼式的上下铺儿童房,上半部分是一张小小的睡床,它和菲佣所住的柜子其实差不多,但要略宽一点点,侧边掏空出一个长方形的窗户,搭配儿童房内的灯带进行采光照明和通风。
同样的,阁楼床下方也做了衣柜(其实卧室门口还有一组大衣柜),放一家三口的各类衣物,高度足以挂置,用起来还是挺方便的。
夫妻俩的双人床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甚至只能勉强称之为双人床,床架和床垫都是定制的,宽度甚至还不到一米五,睡起来总归有些拥挤,但想想家里要住四口人,也只好忍一忍了。
我发现香港的房子这点很好,再小的卫生间,基本也都是带窗的明卫。
卫生间门,原本正对着家里的房门,但包括悠悠在内的很多人不愿意开门就见到厕所,即便多一项装修步骤,也要把卫生间门移到斜对的位置。
卫生间内的收纳主力其实是这组镜柜,它从洗手池一直延伸到马桶上方,洗漱清洁用品和悠悠的化妆品统统塞到里面,不会因为放在台面上显得杂乱。
最后,再说说家里这间极小的厨房吧。
厨房真的是小之又小,里面的空间只能够容纳一人使用,平日里这几乎是菲佣的专属空间,左手边切菜,转个身就能直接上锅烹饪,也说不好到底是拥挤还是方便。
洗衣机嵌入橱柜内,和厨房使用同样的上下水管路,同样嵌入柜子内的还有一个小烤箱,周围留出柜门板和抽屉放其他的餐厨具,尽量避免占用橱柜台面空间。
至此,我们就彻底“云参观”了一遍悠悠这间36㎡的蜗居,不知道大家作何感受?(来源:听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