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他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思想和文化,是凝固的音乐,是不用另行书写的史册,深入人心,生生不息。时至今日,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让城市的建筑趋近千篇一律,而因大量的建筑而产生的建筑垃圾、建筑污染则是对城市的二次伤害。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建筑才是未来智慧型城市所需要的?所谓健康建筑,应当有着怎样的标准?凤凰下午茶为您揭晓。
嘉宾简介:
远洋集团品牌负责人段涛、远洋集团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窦志、红廷别墅常务副总杜宏志
小标题:健康建筑是“大健康”概念的重要一环
段涛:从用户角度出发,健康建筑是每个人都会去追寻的。过往我们谈到的建筑,更多地理解到绿色、环保层面,还是就建筑而谈建筑。而从人居角度出发,人们更关注生活的空间是否健康。在健康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国家层面也提出来健康的概念,那么可以肯定健康建筑是一个趋势。
窦志:客观地说,健康建筑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定义,因为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对于健康建筑概念的提出也只在近一两年。作为远洋集团的一名设计者,我理解的健康建筑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狭义层面,居住者在建筑空间内的身体健康;另一个是广义层面,健康建筑不局限于住宅,也应当包括办公、商业、学校、医院等等,甚至可以扩展到外部的人居环境。现在,远洋提及的健康建筑,会考虑到室内外的人居环境,包括小区的建设、配套和服务,都会纳入到健康的建筑范畴内。最后总结为八个字,健康建筑,建筑健康。从这个角度理解,健康建筑是大健康的概念。
远洋首个引入美国WELL标准 期盼打通上下游关系形成合力
窦志:健康建筑,肯定会意味着成本的增加。然而在房地产行业竞争激烈的当下,用户需求仍然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这既是远洋的职责,也是使命。成本的投入是必须的,高品质、高标准的健康生活,才会赢得更多人愿意去为健康买单,而且用户们的响应往往超乎我们的意料。
段涛:作为国内健康建筑的引领者,远洋是首度将美国WELL标准引入中国的房地产企业。我们首个结合美国WELL标准落地的项目就是广州远洋天骄,一方面当时拿地的成本比较低,另一方面我们当时也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在高素质人员相对比较密集的地区,人们往往更愿意为健康多付出一点。远洋集团的李明总也曾公开讲过,在未来五年之内,要做到250万平米的投入去完全实现WELL标准,包括住宅、别墅、商场、写字楼等业务类型。
为什么一贯低调的远洋集团要一再提出开创“健康建筑 建筑健康”的时代?远洋集团总裁李明也一再强调这个概念,就是想以行业首发的姿态,去告诉业界同行,乃至更多上下游产业的相关企业,去呼吁更多的同道之人一起来为健康建筑尽一份力!事实上,越多的人参与其中,那么其成本就会越低,推广效果也就越好,如果大家能够形成合力共同践行“健康建筑 建筑健康”的理念,那么未来前景将更加广阔。
亮相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 远洋携“健康建筑•建筑健康”理念重磅来袭
段涛:在“健康中国”国策引领下,远洋的“健康建筑•建筑健康”理念可谓应时应景。从集团层面来讲,我们把集团的顶层设计展现在这么一个重要的国际设计周上,首先是想把我们的理念传递出去,其次是想与其他设计类活动多交流合作,形成合力,更好地去践行健康建筑与建筑健康理念。
结合今年年中,6月16日远洋的品牌焕新仪式,我们把集团的第四部战略官方发声。首先我们清晰地表达了远洋的价值主张;其次,远洋业务的多元化让我们找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健康。“健康建筑•建筑健康”,前面的“健康建筑”中的健康更多是形容词,健康的建筑,或者是健康的产品;后面的“建筑健康”更多的是动词,是一种构建,是一种实现,或者是一个开创的含义。
窦志:作为地产企业去亮相设计周,远洋可谓开创了先例。这个设计周除了包含建筑设计以外,还有相关的学科设计、创意设计等等,这是一个跨行业、跨专业的大融合。我们借助这个机会向大众发声,宣扬远洋“健康建筑•建筑健康”的理念。
从用户体验出发 定制化将成未来房地产主流
窦志:以远洋天著春秋为例,在西山脚下将老北京的传统韵味表现出来,包括对别墅的设计,对景观细节的打造,我们的研发团队都下足了功夫。与客户面对面的交流,真正地为用户考量,甚至是有点半定制化的意味,这才是未来房地产发展的主流。
杜宏志:随着豪宅需求的不断增加,我认为市场是在理性中获得更长足的发展。红廷别墅是我们集团在北京做的第一个项目,它具备两点优势。一个是本身的产品优势,经过几年的打磨,凭借低容积率和产品的稀缺性,红廷别墅得到了业内的普遍认同。另一个是红廷别墅的产品设计,除了健康环保的理念,细微的人性化需求和精工细作,更让其成为一个可以传承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