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家,不仅仅是一座房子,更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它承载着我们的梦想和希望,见证了成长和变迁。凤凰网房产在成立10周年之际,发起《我家十年》回忆征集大赛,通过图片、视频、文字,分享你与房子、家人的故事。
拿铁不加糖才好喝啊投递的《租房十年》,获得此次征文大赛一等奖。
征文如下:
或许是很少直面“我家”的命题,此刻要回忆起来十年生活点点滴滴,不免有些恍惚。和很多同龄人不太一样,十年来我家一直都是在老荔湾租房的状态;但偏偏就是两千多块钱月租的老房子,见证了我们兄弟姐妹十年的成长。
其实如果满打满算,我们一家搬到老荔湾租房已经十五年了,对接人从房东叔叔变成叔叔的女儿,又变成叔叔女儿和女婿。别人都说“铁打的房东,流水的租客”,在我们家似乎是反着来的。
说起租房,我的同龄人大多都是家境殷实的独生子女,父母那一代买了房或者分配了房子;小时候不太懂租房和买房的概念,只是隐约觉得,“租房是件很丢脸、不光彩的事情”。
但是忘记哪一天起,忽然看到一句话说:“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这不禁让我开始深思,究竟买房子更重要还是过生活更重要?答案无疑是后者。
因为我想起来,小时候的自己即使住在租的房子里,也会主动邀请同学来家里玩,而妈妈也会做很多美食甜品来招待我的朋友们,来过我家的同学最后离开时也是恋恋不舍的。
因为我又想起来,小学每一年级的“口算大王比赛一等奖”、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奖状,是被我一张张贴在墙上的充满自豪和骄傲的成长见证。
我还想起来,我曾经在房间的墙壁上贴满了肯德基优惠券,总想着哪次期末考能考到年级前三,就让爸爸妈妈带我去吃肯德基;
这些仅流行于十年前的充满年代感的优惠券,现在早已不复存在,就像现在的自己,已经不再需要通过一场考试成绩来换取一顿肯德基或麦当劳。尽管这些美食已经唾手可得,少时为之奋斗的热血和憧憬却成为如今无比怀念的瞬间。
不过,房间还是其次的,作为非独生子女,在家庭经济有限的情况下,次卧自然属于兄弟姐妹三人的,并不是个人私密空间;但是阳台就不一样了,在整个家里,阳台对我来说是格外特别的,它是属于我青春期最亲密的空间存在。
关于阳台的回忆,最早追溯到2011年,那时我开始上初中了,九年义务教育已经进行到倒计时最后三年。
作为借读生,受到“就近入学”的政策福利,来到一家离家很近的初中读书,每天只要花费十分钟路程,走过一座桥,就能来到学校。而这也是爸爸妈妈最开始搬家的理由——一切方便孩子读书。
从我还没上初中的那个暑假起,我就开始面临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三年后我是留在广州读高中,还是回老家读书?其实那时候对名牌高中也不太懂,只知道广雅执信确实是很好的学校,但也没什么,就算不能参与摇号进入这些学校,也没什么可惜的。
不过,三年后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不能留在广州,就全靠自己了。于是初一玩了一年、浪费了一年后,开始反思自己,在家里阳台开辟了一个学习区,望出去的铁路对面就是学校停车场和教职工宿舍。
就这样,在家里的阳台,我开始刻苦学习,“勤能补拙嘛,加上一点点天分,一定能冲回年级前三”,每天放学回家就在阳台写作业,我还记得阳台上方是一盏圆灯,几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晚上7点至10点都在亮着,陪伴我写作业、复习预习。
到了初三那一年,我成为了年级第一,但是第一并没有让我开心,而是让我更加焦虑了,那一年班里有不少和我一样读书好的借读生,大家为了争得8%的借读生指标,就像脱了僵的野马似地疯狂比赛“厮杀”。可以说至今为止,我再也没见过比那年更可怕的“狼性氛围”,哪怕是高考,至少都是表面风平浪静的。
于是,为了稳住第一,甚至拉开断层式差距,阳台灯“被迫”更加卖力地工作了,每晚陪我复习、做错题笔记到凌晨一点。
“两点一线”的备考生活平淡枯燥,但在初三下学期某一天,阳台灯却突然灭了。那天晚上,只有身后客厅灯泛来的一点弱光,我身处于四下寂静无人的黑暗里,忽然就哭了。
对于一个十几岁的青春期叛逆少年来说,哭是一件很丢脸、很不“大人”的事情。那一刻说不出来,是不是因为灯突然想“休息”了而哭,还是因为那天下午数学模考过于执着在最后一道题上导致前面大题第一小问丢了基础分?
记忆已经模糊,但阳台灯“休息”之后,我也休息了,一觉无梦到天亮,第二天精神倍好。从那之后忽然就觉得,一旦人追求上了发条的状态,难免就会过于紧张崩掉,还不如短暂休息歇一歇,或许第二天状态会更好,这就是十年后大家一直在谈的“可持续发展”的意思吧。
都说,“努力,是奇迹的另一个名字。”很幸运的是,我确实以全校第一考去了广大附中,一所省一级的高中,也是至今为止放弃区重点、市重点的3万元奖学金而去了广附的校友。
从那之后就开始高中三年的全日制封闭式学习了,除了周末回趟家,基本上也就在学校里生活。于是后来,阳台的意义就不那么明显了,就变成了高中时期往楼下偷瞄暗恋对象的藏身处,变成了看着铁路对面小巷子不断更新的初中生、小学生的观察地,变成了大学时期和男朋友煲电话粥的放空区。
故事的最后,似乎要扣一下题升华一下,我也认认真真、翻来覆去地思考了一下我家十年的意义,对整个社会、整个世界来说确实挺平平无奇的,但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它的意义不是资产增值,也不是博拆迁暴富,就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安稳舒适,以及——
永远不会更新的社区健身设备,永远郁郁葱葱的大树,和万年不变3元一袋的燕塘奶,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