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家,不仅仅是一座房子,更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它承载着我们的梦想和希望,见证了成长和变迁。凤凰网房产在成立10周年之际,发起《我家十年》回忆征集大赛,通过图片、视频、文字,分享你与房子、家人的故事。
qianyihan投递的《爷爷与老房子》,获得此次征文大赛优秀奖。
征文如下:
小时候,我家在一条青石巷的最里面,是太爷爷那辈就留下来的祖产,石灰墙,瓦片顶,黑顶灰底,构成了我童年时代最熟悉的色彩。
爷爷安土重迁,即使爸爸和叔叔都已娶妻生子,仍希望大家住在一起。原本只有一层的小平房一点点往上垒,随着家族人口的增加,逐渐变成了三层三室的大房子。中间是用天地围起来的小院子,抬头看,可以看到紧紧挨着的另一户人家的砖瓦,以及并不算太广阔的天。
因为是老房子,翻新是个大工程,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新换代,也只是将旧的东西变得没有那么旧。
奶奶曾向爷爷多次提议,说给爸爸和叔叔在新建的小区买套房子,都被爷爷拒绝。
不是不肯,只是舍不得。
舍不得人,也舍不得一大家子四散分离。
在爷爷心里,大家只有住在一起才是完整的。
但虽然小巷边的邻居纷纷搬走,去崭新的地方安家落户,我仍然很喜欢我们家的老房子。青石瓦砾直通家门,车声人声全都无处遁形,只要有人进来,随便喊一嗓子,便知道是哪户人家。
不上学的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躺在床上,边看电视,边听楼下的声音。
要是有个轰鸣的摩托车声突然响起,就会立刻欢快地蹦起来。
因为那是我的妈妈下班了。
但即使爷爷苦苦坚持,仍然没能阻止父子关系的归宿的到来。
叔叔一家首先搬了出去,在离老房子四五公里外的地方,买了个两室一厅。
爷爷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但很明显,他是失落的。
儿女的离开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也代表着他老了,他再也不能像年轻时那样,无所顾虑地和孩子们待在一起。
然后便是拆迁。
这次连老房子都要被连根拔起,一起铲除。
巨变来得凶猛又迅速,爷爷的难过无法言喻。
爸爸用拆迁款买了新房子,把奶奶接过去一起住。问到爷爷时,却被他断然拒绝。他用分到的钱租了个离老房子很近的老房子,虽然理由是去了新小区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去后山耕种,或者新房子已经够小了,再住一个他,只会更加小。
但谁都知道,他只是舍不得。
他想离住了一辈子的房子近一点,离美好的回忆近一点。
拆迁的时候我正准备考研,一年没有回家,家里的变故都是妈妈跟我说的。虽然很无奈,但也无可奈何。
现如今,我已经研究生毕业,爷爷依旧独自住在老房子周围。
日出上山劳作,临近中午才回去吃饭;下午三四点钟再去田里看看,施施肥浇浇水,呼吸着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的空气,然后安心地在夕阳下回家。
时代在发展,节奏在加快,日新月异的改变固然令人喜悦,但我仍然希望,那些念旧的人能有怀念的权利,这个社会可以给他们慢慢生活的自由,以及呼吸旧时光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