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这里有望成为观鸥点
篆塘河上的人行跨桥
本报9月15日报道了篆塘河恢复明河工程第一段围挡已开放约300米河道,并将于9月底完成全部围挡拆除工作。10月9日,记者走访开放河道发现,现场已向社会开放河道约800米,河道上还修建了4座人行跨桥。昆明龙泉古镇文化研究院院长洪海波表示,红嘴鸥即将抵昆,如篆塘河能及时蓄水,届时可能会形成新的观鸥点。
4座人行跨桥横跨篆塘河
记者在现场看到,从新闻路到省总工会这一段的篆塘河,修建了2座人行跨桥,一座连接了河道两侧的人行道,另一座连接了河道两侧的亲水平台。继续前行,可见至西坝路这一段的篆塘河道亲水平台施工及绿化种植进展较快,人行道地板砖大部分已完成铺设。而新闻路小学一侧的河段还没有开始绿化施工,这一段也修建了2座人行跨桥。
据在现场施工的中铁上海局六公司技术人员介绍,目前路面恢复工作已经全部结束。第一段围挡(西山区排灌总站大观河闸管理所到工会桥以南)已于8月31日拆除并铺设沥青,第二段围挡(工会桥、春城花园以北到新闻桥以南)已于9月20日拆除,第三段围挡(新闻桥以北到法官林)已于9月30日拆除,并于10月5日对第二段、第三段围挡区域铺设沥青恢复路面。
住在附近的代婆婆说:“围挡拆除后,景观也搞起来了,晚上大家还能散步,对身心健康有益。”
附近一家琴行的负责人李先生说:“现在围挡拆除了,景观出来了,更吸引人了,生意肯定会更好一些。”
建议增加一些历史文化景观
洪海波表示,篆塘河是元代开挖的一条人工河,曾于明清两代进行过疏浚,这里也是昆明通往昆阳、晋宁、呈贡的水运码头。篆塘河恢复明河工程使篆塘河重新出现在市民面前,很多原先覆盖在河面上的建筑被拆除,在恢复老昆明景观的同时,也新增了景观。红嘴鸥飞临昆明后,如果篆塘河里面有水,红嘴鸥很可能会飞来,形成新的观鸥点。
今年初,昆明龙泉古镇文化研究院曾组织过30多位市民徒步盘龙江,从松华坝一直走到南太桥,发现盘龙江水非常清澈。结合此次篆塘河的开放,洪海波建议在篆塘河周边增加一些历史文化景观,比如修建雕塑来介绍滇池水系历史文化,将会让篆塘河恢复明河工程变得更有意义。
篆塘河河道何时会通水呢?记者向昆明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所属的昆明轨道交通集团党群工作部工作人员进行咨询,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来源: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