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0.ifengimg.com/2018/02/01/fangchan_d0c0fd07.png
孟晓苏:重启楼市利于应对美国关税战 - 凤凰网房产北京
下决心发展内需,重点启动国内房地产市场 -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
https://ihouse.ifeng.com/news/2025_04_12-57003950_0.shtml

孟晓苏:重启楼市利于应对美国关税战

凤凰网房产
2025-04-12 10:26

本文作者:孟晓苏  原国家房改课题组组长、中房集团原董事长、中国金融 40 人论坛学术顾问

2025年4月11日

近几天,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持续成为全世界关注热点。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美国关税战主要的针对目标是中国。他以中国不屈从为由,把中国输美商品关税提高到了125%,随后又随意地提高到145%,达到了非理性的水平。作为对美国霸凌的回应,中国已把美国进口商品关税调至125%。美国对其他国家采取了威逼利诱的手段,威逼就是都要增加关税,利诱就是先暂停90天征税期,它在警惕这些国家跟中国结成受害者同盟。

我国不少人还指望着继续对美出口,对我扩大内需激活房地产的建议说三道四,说对美出口不可替代,中国人要冷静不要对抗,寄希望于两国领导人通话结束贸易战,等等。我认为,还是要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中美关税战发展到如今地步,不必期盼回转。狭路相逢勇者胜,就是要直面挑战,直接对美国亮剑!

一、我国出口产业能否开拓一个非美市场?

美国关税战主要针对的是中国。研究如何继续向美国出口已不现实,转到第三国向美出口的路也被堵死,赴美投资设厂更要小心谨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美国侵吞了。中国需要拉紧同周边国家与欧盟的关系,积极营造非美市场,为自身经济发展创造新的条件。好在特朗普这次打击的不仅是中国,还包括其盟国和几乎所有国家,这也给予我国以新的机会。那些被允许延期征税90天的国家,他们服软就能逃脱了?这么短的时间来不及做产业结构调整,90天之后还是得面对美国霸凌。中国在坚决反制美国的同时,需要针对其他受压国出台相应举措,争取成为各国“去美国化”的主导者,努力构建去美国化的全球贸易再平衡,同时加快降低外贸对美元交易的依赖。

中国能转向欧盟等发达国家增加出口吗?这已受到欧盟方面的警告。欧盟主席冯特莱恩最近表示,不要把被美国阻止的中国产品卖给欧盟。这些事件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在努力营造非美市场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去美国化这条道路的成功难度是非常大的,它会受到美国的拼死抵抗,很可能难于成事。我国出口产业升级的路也不得不走了,必须努力实现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结构的转移。这尽管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也不能不走。

综合考量,我国必须更多思考走向另一条路,即以内需为主的发展道路,特别是要尽快启动国内房地产市场。

二、下决心发展内需,重点启动国内房地产市场

面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更有效办法是加快我国内需产业的发展。房地产是我国城乡居民最大需求,也是我国内需产业的最大订单,它发挥着国民经济内循环主要动力源的作用。这也是在难于把握的国际动荡中,中国最容易把握住的领域。我国积极转型为主要依靠内需发展经济,重启国内房地产市场,可以避免过多依靠出口所遇到越来越大的阻力。

回想在2020年在特朗普1.0时期,我国领导人深刻分析国内国际形势变化,指出“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时党中央号召“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要求“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些说法言犹在耳。都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外部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与选择,涉及事关全局的国内经济系统性变革。进入美国特朗普2.0时代,美国出台的各项对华经济政策更加猛烈而且充满非理性。面对形势逼人,必须重新认识我国内需市场的重要性。在努力维护出口市场的同时,更要重视启动国内需求。14亿人口的经济大国,有条件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2024年输美商品的总价值是5400亿美元,进口美国商品1400亿美元。暂且不谈贸易顺差的事,仅按出口总价值计算折合人民币4万亿元。丢掉4万亿元出口额当然会让人心疼。但内需的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出口的减退;从就业结构看,房地产及关联行业需要大量就业,其面向人群与相关出口商品生产行业高度重合,也是可以替代的。

有人反驳说,内需怎么能代替出口呢?我当然知道内需 出口会更好,问题是对美出口还出得去吗?还指望美国突然回心转意,放松对中国的出口限制?事到如今已经太没有现实感了。出口毛绒玩具的当然不能被生产钢铁水泥的所替代,但是出口空调电器的可以转向国内市场,出口美国国旗的可以改做窗帘被套。其实只要能把国内房地产市场重新启动,恢复到正常发展的状态,它所能释放的国内市场需求与拉动的相关消费,完全可以帮助我国抵御对美出口减退的影响,继续走上平稳持续发展道路。

三、我国房地产业市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饱和了吗?近年来有一种“天花板论”盛行,说中国楼市需求已经到顶了,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所谓”中国城镇居民人均41.8平方米“,其实指的是“建筑面积”,折合为欧美国家通用的“使用面积”仅为29.3平方米,所以还是没有达到跟欧美发达国家接近的水平。我国城镇居民对改善型住房的需求还是会恢复正常的。特别是“人均面积”不能用以掩盖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窘境。现在我国还有2.5亿进城新市民和41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需要安居,这个拥有3亿人的巨大群体就是1.1亿个中国家庭,需要新建或归集城镇保障房至少1亿套。

如何实现提供保障房1亿套呢?主要靠政府投资新建,少量从开发企业进行旧城改造中归集。如果设定在10年左右完成,每年就需要提供1000万套保障房。做这种事在我国是有先例的,2010年起在全国各地进行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五年提供了3600万套房,平均每年新建与改造700-800万套。现在就是要把这件事再做一遍,加上每年归集200万套不就是每年1000万套吗?需要连续做10年。现在全国房地产投资额,通过保障房投资5万亿元正好可以补上;现在新开工面积通过保障房建设可以补上10亿平方米。保障房建设也是房地产开发,真要这样做了,房地产投资销售不就都给补上了吗?这就是我开出的当前房地产的有效药方。

此外,央行再贷款政策支持的“收购存量商品房”,已在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为“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因为商办房中的地价含量低,有些商办房可以改为保障房。这样从存量与增量两个方面同时启动,我国房地产业就能较快恢复正常。

这5万亿元保障房投资是需要中央财政带头出钱的,但也只需要每年投资5000亿元。这就是“抽水机原理”,需要在启动时加进去一瓢引水。地方政府跟进的5000亿元,可以是土地整理费用,不一定要出现钱,包括收回的存量土地可以用于保障房建设。这就能形成资本金1万亿元。再加上银行贷款的放大效应,很容易达到5万亿元的资金规模。而且这项“民生基础设施投资”比其它基础设施投资更容易收回,两年内就可以售房回款,那瓢引水和全部其它投资与贷款就都收回来了。它可以很快恢复建筑业、建材业等180多个相关产业的活力,恢复就业与增加税收。

立足国内市场将使我国更加站稳脚跟,那时再应对美国关税战,中国人民的心态就可以更加从容不迫了。关税战到底会打多久?用毛主席当年的话,这取决于美国总统,美国总统要打多久,我们就跟他打多久,一直打到我们取得完全的胜利。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房地产 楼市 美国 【责编】 周翔宇(PO35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房产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百科推荐
楼盘推荐 更多
推荐阅读
中海丽金府首批500套房源获预售证 涉及8栋楼 | 拿证快报
凤凰网房产北京
刚刚
市场
菜市场+食堂+茶馆=? 北碚“京中寰·一鸿友邻中心”惊艳亮相
风财讯
08:30
新闻快讯
1218户,宝安配售型保障房安燕府规划公布!户型面积曝光
咚咚找房
08:12
市场
宝能集团及董事长姚振华被恢复执行22亿元 总被执行金额超520亿
观点网
08:10
市场
深圳有改造项目要推出“房票”?记者实探求证→
证券时报
08:07
市场

金科天玺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