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风财讯fengcaixun
作者 | 王婷婷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万达、京东旗下公司在北京投资设立”北京泓睿潘达管理咨询合伙企业“,该企业出资额约 80.53 亿元,经营范围包括企业管理咨询及信息技术咨询等相关业务。其中,大连万达商管间接持股比例约 54.9669%,京东间接持股约 45%。
近日万达、腾讯、京东也携手成立了“苏州宽遇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司出资额约224.29亿元,经营范围为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
合伙人信息显示,该基金由“腾讯”持股的深圳市小薯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京东”旗下北京市潘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万达”旗下北京珩润企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联合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高和丰德(北京)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珠海横琴启新盟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13位合伙人共同出资。
“太盟财团”开始行动
刘强东不止于财务投资
此次万达相关两家公司的成立,源于太盟牵头的财团接盘万达的系列行动。
今年5月25日,太盟投资集团(PAG)、腾讯控股、高和丰德、阳光人寿保险等“财团”宣布以500亿元联合收购万达旗下48座家公司股权,拿下48家万达广场。
按照太盟的设计,此次收购采用“基金 杠杆”模式,太盟出资50亿元认购次级份额,承担高风险以换取超额收益;国有大行银团提供300亿元贷款,锁定优先回报;夹层融资150亿元,吸引险资、产业基金等参与。
交易完成后,万达商管放弃对应万达广场的所有权,但依然负责商场运营。万达在今年3月之前已出售的超过80座万达广场,也都采用这种“售楼保运营权”的模式,目前万达真正自持的万达广场已经不足300座。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接盘方中,刘强东想做的不只是一个“财务投资者”。
以“京东之家”为载体之一,京东正不断加快线下扩张步伐。2022 年,京东与万达商业管理集团就3C通讯领域签署全渠道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京东之家”开始入驻万达广场。参与万达的收购后,京东之家进一步深化落地,已成功入驻全国18个省份、48个城市的万达广场。
值得一提的是,从股权结构来看“北京泓睿潘达管理咨询合伙企业”中,万达商管间接持股比例较高,约为 54.9669%,京东间接持股约45%,暗示了双方在未来合作中的决策权分配。有分析人士认为,双方可能借助该合伙企业,对收购的万达广场进行数字化改造和运营优化。
王健林和刘强东“熟人局”
合作与拓展心思未决
实际上,京东与万达的合作渊源已久。
早在2018年,腾讯、苏宁、京东和融创就曾联手战略投资万达商业,以340亿元收购万达商业香港H股退市时引入的约14%股份。其中京东出资50亿元持股2.06%。这笔交易是万达私有化过程中关键一役。
2020年,万达酒店及度假村与京东联合打造了首家IP酒店——宁波万达美华酒店|京东京造开业,双方在市场布局、产品设计、空间打造、线上营销、供应链管理和会员体系等全方位深度探索。
2022年,京东之家开始入驻万达广场。到了2024年,京东物流与万达广场也联手,打造了“万物快闪计划”等各类活动,将京东物流的服务和万达广场的线下资源融合。
除了与京东的合作,万达在商业领域的合作网络颇为广泛。
例如2014年万达电子商务公司的成立,就有万达、百度、腾讯的共同出资,三家联手发展O2O电商模式,首期投资额高达50亿人民币,其中万达持股 70%,腾讯和百度各持股15%。三方将打通账号与会员体系,打造支付与互联网金融产品,建立通用积分联盟、大数据融合、Wi-Fi 共享、产品整合、流量引入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有业内人士认为,基于万达一贯的商业敏锐度和王健林的领导风格,即使万达持续在卖万达广场的所有权,但不排除万达在商业运营上会谋划新策略,也不排除王健林在新兴消费领域有新的探索和布局。
除了万达,京东近年的合作与拓展更加高调。
例如今年5月初,京东物流就联合胖东来商贸集团打造了首个河南供应链产业基地——京东物流 (许昌) 供应链产业基地。该基地运营后,将依托胖东来 8 大种类 100 多个自有品牌系列产品,通过京东物流线上收发、转运一体式的智能物流仓储服务,来满足全国各地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同时,京东也在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电商运营、物流配送等环节的应用。嗅觉灵敏的刘强东持续在关注各个行业的动态,也不排除未来他在地产商业领域寻找更多“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