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房产北京讯 当“双碳”战略遇上数字浪潮,低碳智慧建筑正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11月6日,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热闹非凡,第23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盛大启幕。
作为展会重要环节,由《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杂志社联合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信息智能化分会、上海市智能建筑建设协会共同主办的“2025低碳智慧建筑建设与运维论坛暨‘智能好建筑’案例发布会”同步亮相,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扣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住房城乡建设部《“数字住建”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要求,汇聚行业顶尖智慧,共探建筑行业低碳转型、智能升级的新路径、新范式。
政策锚点:标准体系筑牢转型根基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逄宗展以“政策落地 实践赋能”为核心,强调低碳智慧建筑是践行“双碳”目标与“数字住建”规划的关键载体。他提出,中南城建设、高峰公园营造等标杆项目已验证技术可行性,未来需以重点项目为抓手,通过联合开展低碳智慧建筑建设与评价高技术研究、编制智能建筑发展报告,构建“实践-标准-推广”的闭环体系,让政策要求转化为行业发展的清晰路径,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建筑行业坚实力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科技与标准处处长王锋堂聚焦顶层设计,解读了政策与标准的“双重导航”作用。他指出,国家正通过数字供电顶层设计联动数字家庭、低碳建筑等细分领域标准制定,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规范体系,既呼应“数字住建”关于智慧管控、能耗监测的要求,也为行业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划定“硬指标”,让转型发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据悉,本次城博会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报备,由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主办,住建部相关领导将出席指导,凸显行业对低碳智慧建筑领域的高度重视。
企业实践:技术融合重塑建造逻辑
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机电总工程师赵鉴从企业实操角度,抛出“从被动节能到主动转型”的核心观点。他表示,在“双碳”目标与“数字住建”政策指引下,建筑行业不能仅停留在节能改造,而需通过互联网、数字化技术深度整合,重构设计、建设、运营全流程,实现公共建筑能耗监测、设备运行管理的智慧化升级。以“城市合伙人”模式整合资源,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才能让智慧建造从政策要求落地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工程实践,助力智慧城市提质增效。
技术革新:AI赋能破解行业痛点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郭晓岩聚焦AI与建筑行业的深度融合,带来“技术突破 理性应用”的辩证思考。他肯定国产AI技术在细分领域的领先优势,同时直指核心痛点:大语言模型缺乏物理规律底层支撑,难以满足工程严谨性与安全性要求。为此,他提出“专业模型构建”解决方案——整合设计规范、专家经验等结构化知识,让AI技术精准对接“数字住建”对智慧管控的需求,实现从“符号识别”到“系统理解”的升级,让技术创新真正服务于低碳智慧建筑的建设与运维。
本次论坛以政策为引领、以联动为支撑、以技术为核心,打破单一视角局限,勾勒出低碳智慧建筑的发展蓝图。在为期4天(11月6日-9日)的城博会上,更多行业智慧将持续汇聚,推动建筑行业向低碳化、智能化、高质量化加速迈进,助力“双碳”目标与“数字住建”规划落地见效。
凤凰网房产北京也将对本次展会的新动态、新成果、新经验保持持续关注,为读者带来及时、深入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