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5块地,190亿
厦门于5月13日出让了5宗地,出让面积19.25万平米,总起始价146.9亿元,最后以190.05亿元成交。
深圳,供地最少的一线城市
深圳首次宅地集中出让5月13日下午出炉,涉5宗纯居住用地和1宗商业居住混合用地,成交总金额达138.44亿元,配建的人才住房面积达4.22万平米。
青岛搞勾地,仅1宗溢价成交
青岛首次集中出让土地63宗,青岛历来实行勾地制度,土地集中出让,之于青岛土地市场的影响并不大。
福州限价,本土强势
13宗涉宅地块的平均土地溢价率为21.5%,较2020年全年成交土地溢价率下跌1.9个百分点
天津,大行情不再
底价成交地块达16宗,进入竞价环节的29宗,其中仅4宗地块竞价达最高限价,2宗地块进入竞报自持租赁住房建筑面积环节。
北京溢价率看似不高
北京集中出让的土地平均溢价率9.5%,似乎不高。但因为竞报公租房面积、政府持有产权等,房企可售面积减少,到手土地的实际溢价率,高于表面溢价率。
杭州土拍主旋律,“封顶自持”
5月6日晚,有四分之三的地块在自由报价阶段就已“价格封顶”。按照拍卖规则,土拍触及最高限价,便进入竞报商品住宅自持比例环节。
沈阳比2020全年楼面均价高一点
平均楼面价5149元/平,平均溢价率10%,其中11宗触顶成交,8宗底价成交,3宗未触顶。触顶成交11宗中,9宗进入竞产权无偿移交租赁住房环节,平均配建比例5%。
重庆中心城区热,郊区冷热不均
重庆没有对土地实施限价,中心城区的46宗地块中,有22宗溢价率超过50%,所有地块的平均溢价率高达42%;其中溢价率最高达到了130%。
无锡16宗地块中,15宗拍至封顶价
首批集中供地累计成交16幅,虽然土地数量较少,但平均成交楼面价达到了1.35万元/平米(如果考虑到配建等更高),比2020全年上涨了30%左右,比2020年二季度上涨了50%,一半左右的地块刷新了地区历史楼面价。
广州“首秀”冰火两重天
4月末,广州首场集中供地,激战2天,48宗涉宅地块中,4宗达到最高限价后进入摇号环节;18宗实现溢价成交;20宗底价成交,另有6宗无人问津(主要都是郊区),惨遭流拍。
长春4月起拍均价高于2020全年
4月15日,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长春首批集中供地出让结束,共成交40宗地块,2宗流拍,成交总价194.44亿元。